</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嬰幼兒的耳朵在成長發育過程中,雖然媽媽對寶寶看護無微不至,但如果因缺乏一些護理和撫養知識,很容易會導致寶寶的聽力出現問題,嚴重的情況甚至是耳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寶寶的聽力出現問題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發生,爸爸媽媽和看護人一定要慎重從事,不要損毀孩子的聽力,若有問題要及時就醫。</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聽覺有道助聽器提醒在生活中有些明顯方面要引起年輕爸爸媽媽的注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1. 嬰兒吃奶的姿勢要正確,不要讓孩子嗆奶。在嗆奶時,寶寶口中的奶噴到咽鼓管,從而致使咽鼓管堵塞,引起中耳炎。</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br /></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6px;"><img src="/upfiles/201804280159123716.jpg" alt="" /><br /></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6px;"><br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2. 孩子聽音樂是件好事,但聲音過大,或聽一些刺激性的搖滾音樂和音頻高刺耳的音樂,對孩子的聽力造成傷害。因過高聲波沖擊耳鼓,使幼嫩的鼓膜受到破壞,影響孩子的聽力,有的是聽力減弱,嚴重的導致耳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3. 給孩子洗澡或讓小寶寶學游泳時不要把水弄進耳朵,為了避免玩水時水進耳朵,最好是用小棉球把孩子的耳朵塞起來。不小心讓水藏在耳朵里,就可能引發急性中耳炎。</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4. 很多家長都有個壞習慣,喜歡給孩子掏耳屎。</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兒童的外耳道皮膚比較嬌嫩,與軟骨膜連結比較緊密, 皮下組織少,血液循環差,掏耳朵時如果用力不當容易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導致外耳道癤腫、發炎、潰爛,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難忍,影響張口和咀嚼。經常給孩子掏耳朵還容易使外耳道皮膚角質層腫脹、阻塞毛囊,利于細菌生長。外耳道皮膚受破壞,長期慢性充血,反而容易刺激耵聹腺分泌,“耳屎”會越來越多。長期掏耳朵慢性刺激還可能誘發外耳道乳頭狀瘤。鼓膜是一層非常薄的膜,厚度僅約0.1毫米,比紙厚不了多少,如果掏耳朵時孩子亂動,稍不注意,掏耳勺就會傷及鼓膜或聽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響孩子的聽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5. 孩子在生病發燒時,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的病情穩定下來,常要求醫生掛水,并在注射液中注入慶大霉素、鏈霉素、白霉素、卡拉霉素等。這些藥物對孩子的聽力常會產生嚴重影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另外,孩子在的聽力在兩個月就有反應,若幾個月都沒有反應,就到醫院應給孩子耳朵聽力檢查。嬰幼兒的檢查有兩種方法:常規ABR腦干誘發電位和耳聲反射。大一點的孩子可做電測聽。及早發現聽力問題還可以給孩子醫治,若耽誤了時機,成了大孩子(5歲以上)就比較難修復。當然若發現是先天性的聽力問題,更應該早干預早日驗配助聽器給予幫助。</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更多詳情請登錄www.padesign.cn。</span></p><br />" />
嬰幼兒的耳朵在成長發育過程中,雖然媽媽對寶寶看護無微不至,但如果因缺乏一些護理和撫養知識,很容易會導致寶寶的聽力出現問題,嚴重的情況甚至是耳損。
寶寶的聽力出現問題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發生,爸爸媽媽和看護人一定要慎重從事,不要損毀孩子的聽力,若有問題要及時就醫。
聽覺有道助聽器提醒在生活中有些明顯方面要引起年輕爸爸媽媽的注意:
1. 嬰兒吃奶的姿勢要正確,不要讓孩子嗆奶。在嗆奶時,寶寶口中的奶噴到咽鼓管,從而致使咽鼓管堵塞,引起中耳炎。
2. 孩子聽音樂是件好事,但聲音過大,或聽一些刺激性的搖滾音樂和音頻高刺耳的音樂,對孩子的聽力造成傷害。因過高聲波沖擊耳鼓,使幼嫩的鼓膜受到破壞,影響孩子的聽力,有的是聽力減弱,嚴重的導致耳損。
3. 給孩子洗澡或讓小寶寶學游泳時不要把水弄進耳朵,為了避免玩水時水進耳朵,最好是用小棉球把孩子的耳朵塞起來。不小心讓水藏在耳朵里,就可能引發急性中耳炎。
4. 很多家長都有個壞習慣,喜歡給孩子掏耳屎。
兒童的外耳道皮膚比較嬌嫩,與軟骨膜連結比較緊密, 皮下組織少,血液循環差,掏耳朵時如果用力不當容易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導致外耳道癤腫、發炎、潰爛,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難忍,影響張口和咀嚼。經常給孩子掏耳朵還容易使外耳道皮膚角質層腫脹、阻塞毛囊,利于細菌生長。外耳道皮膚受破壞,長期慢性充血,反而容易刺激耵聹腺分泌,“耳屎”會越來越多。長期掏耳朵慢性刺激還可能誘發外耳道乳頭狀瘤。鼓膜是一層非常薄的膜,厚度僅約0.1毫米,比紙厚不了多少,如果掏耳朵時孩子亂動,稍不注意,掏耳勺就會傷及鼓膜或聽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響孩子的聽力。
5. 孩子在生病發燒時,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的病情穩定下來,常要求醫生掛水,并在注射液中注入慶大霉素、鏈霉素、白霉素、卡拉霉素等。這些藥物對孩子的聽力常會產生嚴重影響。
另外,孩子在的聽力在兩個月就有反應,若幾個月都沒有反應,就到醫院應給孩子耳朵聽力檢查。嬰幼兒的檢查有兩種方法:常規ABR腦干誘發電位和耳聲反射。大一點的孩子可做電測聽。及早發現聽力問題還可以給孩子醫治,若耽誤了時機,成了大孩子(5歲以上)就比較難修復。當然若發現是先天性的聽力問題,更應該早干預早日驗配助聽器給予幫助。
更多詳情請登錄www.padesign.cn。
上一篇:外耳道疾病與助聽器驗配
下一篇:佩戴助聽器后可以騎自行車嗎?
聆康聽力集團官網:www.linkind.top(點擊跳轉)
全國服務熱線:400-690-1828 客戶咨詢熱線:020-87066099服務質量監督熱線:17765267320
合作熱線:袁先生18998427212
總部地址:廣州市南沙區市南路13號1棟107室
服務號
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