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耳測試的環境選擇應該在哪里進行?這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主題。</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upfiles/201904170319566582.jpg" alt="" /><br /></p><p> 首先,聽力學家要確定在哪里進行真耳測試,有兩種選擇:聲場內和聲場外。在經過聲學處理的聲場內,聲波反射時間短,反射面少,背景噪音低,在這種環境測試是比較理想的。</p><p> 聲場中的空間非常重要,當真耳測試設備在聲場內時,就人為的增加了反射面。</p><p> 所以將測試設置在聲場外倒不失為無措的選擇。</p><p> 在聲場外測量能否保證與聲場內測量具有一致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如何布置測量場所,以使在聲場外也能得到準備的真耳測試結果?</p><p> 如果能夠滿足一下條件,在聲場外的房間內測試也是可以接受的:</p><p> 1. 揚聲器距離受試者遠近適當;</p><p> 2. 背景噪聲的聲壓級不超過揚聲器發出的聲壓級;</p><p> 3. 在測試點附近沒有反射面。</p><p> 如何控制噪音?</p><p> 選擇好測試地點后,還需要控制好真耳測試過程產生的噪音,防止噪音干擾影響測試結果。這里我們需要考慮的主要有三種噪音:</p><p> 1. 測試地點的背景噪音;</p><p> 2. 真耳測試系統內部的噪音;</p><p> 3. 聲音強度過大時產生的串音。</p><p> 背景噪音</p><p> 為了確保測試的準確性,首先需要排除測試場地背景噪音的干擾。我們有一系列防干擾措施。</p><p> 首先,真耳測試設備自帶防背景噪音干擾的技術,其測試鏈中有一個過濾器是用來分辨測試室內的背景噪音,針對掃頻純音、寬帶刺激聲等進行跟蹤并過濾,能排除相當一部分的噪音。</p><p> 當然,自帶的背景噪音防干擾技術不能完全避免噪音的干擾,這時還有一個策略:選擇掃頻純音或囀音,比寬帶噪音更能對抗噪音。因為前者的信號能量聚集在一個頻率范圍相對較窄的區域,而不是分散到整個頻率范圍。</p><p> 無論設備放在那,必須先確定最低可測試強度,這一點對于非線性放大線路的助聽器尤為重要。環境越安靜,可測的的最小強度就越低。</p><p> 65dB SPL是幾乎所有助聽器能接受的最低測試強度,但對于一些非線性放大線路助聽器,需要用低至40dB SPL的小聲強度進行測試,這時為避免背景噪音的影響,建議更換到更安靜的環境下用囀音測量。</p><p> 內部噪音</p><p> 探測管為了得到平坦的頻響,至少需要20dB的高頻放大,但同時也會放大探測管麥克風高頻部分的內部噪音。由于內部噪音的放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探測管麥克風的準確測量范圍,特別是輕聲測試的強度。ANSI S3.46(1997)規定探測管麥克風的內部噪音必須至少低于最低測量聲壓級10dB。</p><p> 例如,若測量2000Hz 60dB的聲壓級,探測管麥克風的等效內部噪音(即無外部信號時測量到的麥克風產生的聲壓級)在2000 Hz不能超過50 dB SPL,該規定將測試結果的誤差控制在1 dB之內。</p><p> 串音</p><p> 除了以上兩種噪音,串音也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串音是指聲音超過常規,從一條信號通路“泄露”到另一條信號通路的現象,會導致測試結果不準確。</p><p> 在真耳測試系統中,串音可以發生在聲源和探測管麥克風之間,或者兩個不同麥克風信號通路之間。如果聲源強度足夠大,探測管麥克風主體又密封不嚴,有些聲音可能會繞過探測管進聲口,直接由麥克風主體或破裂的探測管壁進入測量路徑,從而導致結果出現偏差。</p><p> 針對這一現象,ANSI S3.46(1997)要求比較聲場中探測管入聲口分別在堵塞和開放兩種狀態下麥克風的讀數,“堵塞”時的讀數應該比“開放”時的讀數至少小10 dB,以保證測試結果的誤差控制在1 dB之內。</p><p> 更多詳情請登錄聽覺有道助聽器www.padesign.cn</p>" />